5845cc官方正版下载

您的位置: 5845cc官方正版下载
新闻中心
基层要闻

西北新能源:担使命 克难关 加速推进白银新能源项目

作者: 岳强  姜明旭    发布日期:2025年10月30日

作为“陇电入鲁”工程的重要新能源基地项目,新能源集团白银新能源基地锁定目标、增压奋进,以“加速度”全力推进建设进程,确保按既定目标实现全容量并网,为山东能源集团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攻坚克难:“四千精神”铸就建设速度

甘肃省白银市地处黄土高原、青藏高原、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,风光资源较好,但是新能源项目规划多,生态环境脆弱、地质复杂、环境恶劣,可利用场地较少,项目开发面临极大困难。

面对着多道不同而艰难的“考题”,这群省外创业者们直面困难,不退缩、不犹疑,咬定目标、挂图作战,拿出“走遍千山万水、说尽千言万语、想尽千方百计、吃尽千辛万苦”的“四千精神”,保持“5+2”“白+黑”的工作节奏,与时间赛跑,争分夺秒推进手续办理、勘测定界等工作,以“钉钉子”的韧劲推动项目高效落地。

创新管理模式,破解点多面广难题。项目分布在3个县区、8个乡镇、17个村庄,风电场面积达216平方公里,参建单位多达70余家,施工高峰期超4000人同时作业。为此,项目团队创新实施“1566”管理模式:围绕“一个目标”,履行“五项职能”,抓好“六项管控”,做好“六大协同”,实现项目全过程、全要素精细化管理。

依法合规推进,树立山能品牌形象。项目团队成立手续办理攻坚小组,编制办理索引,累计完成285项手续、收集1955项并网资料,历经63次电力质量监督检查,基建期手续办理率达到100%,在西北地区树立了“厚道山东、合规山能”的良好形象。

党建引领攻坚,凝聚合力破解难题。项目联合参建单位成立4支党员突击队,践行“五个一线工作法”,将支部建在项目上,党旗插在工地上,共同破解施工难题,协调光伏租地27000多亩,建设用地230亩,检修道路317公里;协调新建架空线路交叉跨越特高压、高压,及高速、高铁等190余处,保障了项目建设有序进行。

降本增效:“三大举措”拓宽盈利空间

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,项目团队紧盯成本控制,通过优化设计、选型和投资管理,实现显著降本增效。

优化设计降本。统筹“风光储”一体化设计,优化容量配置,提升项目整体收益。9个场站按“无人值守、集中监控、区域运维”标准建设,升压站采用预制舱模式,节约征地42亩,降低投资1500万元。

优化选型降本。科学选用行业领先的N型双面双玻615峰瓦高效光伏组件、7.5兆瓦大容量风电机组和智能化控制系统,降低单位造价成本8.56%。

控制投资降本。精准研判市场走势,精确设置招标限价,9个项目EPC招标价格较控制价节约6.19亿元,与可研概算相比减少投资20.3亿元。

精细管理:打造示范工程与智慧工地

面对9个项目同步推进、高风险作业密集、施工环境复杂等挑战,项目团队强化安全、质量和智慧管理,致力打造行业标杆。

强化安全质量管理。严格落实安全确认、举牌验收等各项制度,推行安全总监等关键人员“盯岗打卡”制度,每日安全通报、每周安全警示,全过程管控,确保施工安全可控。

推进智慧工地建设。坚持项目建设与信息化深度融合,围绕“产业链”布局“创新链”,致力建设三维数字孪生电场,集成视频监控智能终端设备,将智慧化管理贯穿施工过程,提高了工程管控水平。

深化内部协同。坚定落实能源集团内部协同战略,积极搭建协同平台,联手建工集团、云鼎科技、新风光电子等8家兄弟单位共同参与建设,协同金额8.55亿元,约占合同额20%,实现集团效益最大化。

“艰难方显勇毅,磨砺始得玉成。”白银新能源基地项目的快速推进,是山东能源集团重点项目攻坚提速的生动实践。当前,项目建设已进入建设冲刺阶段,建设团队正以“决战四季度、决胜全年度”的奋斗姿态,紧盯全容量并网目标,倒排工期、挂图作战,继续发扬“深前期、严开工、精建设、优达产”的管理理念,持续强化“安全事故能防可控、运行周期能稳可控”两个理念,针对调试试验等特殊作业环节,严格落实现场“五方”全过程旁站监督机制,全面执行现场安全确认制度,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,实现对作业人员和机械的精准化、动态化安全监管,构建标准化、数字化现场管理体系,全方位筑牢项目建设安全防线,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,保障项目建设平稳有序高质量推进。

据悉,山东能源“陇电入鲁”配套白银新能源基地项目总装机容量150万千瓦,其中风电60万千瓦、光伏90万千瓦,配套储能150兆瓦/600兆瓦时,建成后每年可向山东输送绿电约28.5亿度,年可节约标准煤约为85.61万吨,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为235.6万吨,对推动陇鲁两省能源结构调整,强化电力供应保障具有重要意义。

(未经授权禁止转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