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季度以来,面对市场的超预期下行冲击,枣矿集团坚持“两眼向内”,以“务实有效”为核心导向,全面推动降本增效工作走深走实。1-9月,商品煤单位成本较预算下降101.97元/吨,降幅达15.56%,材料费、电费、修理费等关键支出显著压降,展现出卓越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管理韧性。
他们建立健全了“1653”降本增效体系,从生产、经营、管理各环节入手,推动成本管控由粗放向精细转变。
在这一体系推动下,各单位纷纷拿出实招、硬招。田陈煤矿通过加强合同过程管控,压减非必需项目11个,节约修理费600万元;蒋庄煤矿开展“百千万行动”,实现节支降本3946万元;付村煤业推行的“三化三全”成本管理模式,成为矿区标杆;七五煤业实施“1231”材料全周期闭环管理,压减材料费690万元;新安煤业坚持分时用电、错峰生产,节约电费320万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焦化产业通过技术、采购、装备升级等综合施策,累计生产成本较预算降幅高达47.97%。
除了在生产环节精打细算,枣矿集团还坚持向管 理要效益,不断细化管理“颗粒度”。通过组织经营管理质效评价、召开现场推进会等方式,促进各单位对标提升、协同发展。1-9月份,焦化、电厂分别采购集团内部精煤72.11万吨和52.84万吨,内部协同效益不断释放。在亏损企业治理方面,八亿橡胶实现7-9月连续盈利,岱庄煤业也在9月底累计扭亏为盈,展现出经营质量的整体回升。
人力资源优化同样是该集团节支增效的关键路径。1-9月,节约人工成本约2.5亿元,完成年度目标的110%。地面及辅助单位向采掘一线转岗190人,本部向外部基地转岗240人,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。此外,统筹推进26项税费减免政策,实现创效2.34亿元;柴里煤矿、蒋庄煤矿、岱庄煤矿出售产能指标278万吨,创效2.78亿元;通过存量资金调配与低息置换高息,融资创效达6583万元。
在全力推进降本增效的同时,枣矿集团始终将风险防控置于首位,将其贯穿于战略制定、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的全过程。全面落实山东能源集团非招标采购部署,推动平台全覆盖并开展专项检查,严肃整治采购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,筑牢“阳光采购”防线。境外企业合规运营也被纳入统一管控平台,通过专项审计与自查自纠,持续提升境外业务规范水平和风险抵御能力。
从精细管控到全面风控,枣矿集团以“务实有效”为行动指南,在成本控制、管理优化与风险防控中持续发力,不仅有效化解了外部市场冲击,更实现了经济运行质量的稳步提升。下一步,他们将继续深化内涵发展,推动降本增效工作走向系统化、常态化,为山东能源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“枣矿经验”。
(未经授权禁止转载)
 
   
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